諮商專欄

文/王嘉琪心理師

    去年有一部很紅的電影「腦筋急轉彎」,電影裡提到情緒和大腦之間的關係,剛開始一點一點(杏仁核)接受外在刺激,一點一點的儲存與世界的互動所留下的情緒,記錄在大腦的某處(海馬迴)…,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電影,大致上把大腦與情緒的關係講的清楚,很推薦家長觀看。

人類有那些基本情緒呢?

    有很多相關研究,想要回答這個題目,至今研究結果,多數科學家都同意人類普遍情緒有六種,包含:恐懼、憤怒、快樂或喜悅、悲傷、驚訝和羞愧。當我們遇到某個刺激、事件而出現某個情緒時,會出現一個行動/行為來回應這個情緒。例如:在大腦中,杏仁核是情緒中樞,當感受到恐懼時,杏仁核被啟動,行為會出現攻擊/逃跑/呆住;驚訝時會專注或是探索,這六種情緒主要是以負向情緒為主,突顯情緒具有生存的意義。

    心理學家利伯曼證明,為「情緒命名」的簡單動作可以讓大腦的情緒中樞平靜下來;為「情緒命名」能開啟調節與省思的過程。並表示命名才可以馴服,賦予一件事情意義,才能容忍他,甚至改變他的影響。

姪子的情緒小故事

    今年四月份跟著28個月的姪子一家人到某廟宇遊玩,當他正開心地在廟宇外面廣場追逐著肥皂氣球泡泡滿場跑時,廟宇裡傳來陣陣鼓聲。姪子被這沒聽過且很大的聲響嚇到,先愣住不動,望著大人不知道該如何反應。當他發現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都很鎮定地微笑看著他,跟他說不用怕並說這是鼓聲。姪子雖然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但是行為不再追逐喜歡的肥皂泡泡,而是選擇窩在阿嬤身邊遠遠看著肥皂泡泡。並不時的望著阿嬤與肥皂泡泡,表情還是顯得緊張與不安。在一旁的我,知道姪子情緒還沒有真正過去,對這新的聲響與環境還是感受到害怕,我走過去姪子身邊問他要不要去看剛剛發出很大聲響的鼓,姪子同意後就牽著他進到廟宇走一圈,分享那時候我們的對話。

我:「你剛剛在追氣球(姪子認為肥皂泡泡是氣球)的時候,被很大的聲音嚇到,怕怕喔!」

姪子:「怕怕!」(點頭)

我:「現在怕怕還在嗎?」

姪子:(點點頭沒說話)

我:「那我們去看看裡面是甚麼會發出聲音,OK?」(伸出手邀請)

姪子:「好!」(牽起我的手)

我:「這是廟進去的門(右邊),我們走這裡。哇~你看這裡是拜拜的地方…(介紹廟宇周圍建築擺設)…

(姪子眼睛環顧四週看著,手牽的力道比較小一點,傳遞內在訊息有較安心一點。)

我:「你看看~就是這個,這是剛剛發出很大聲音的大鼓。」(此時姪子用力抓著我的手)

(我開始介紹跟鼓有關的訊息我邊說明,姪子邊問我一堆問題,例如:為什麼要打鼓?…)

姪子:「打鼓洞!洞!洞!我也會打鼓,洞!洞!洞!」(手放開我的手,邊說著打鼓,手邊做打鼓的動作)

    這時候,我知道姪子的害怕真的過去了,他開始跟自己在家打鼓的愉快經驗連結。我們就慢慢往前移動,邊走邊繼續介紹廟宇周圍建築擺設,繞廟宇一圈後,從左邊門出來。一出廟宇,姪子就跑去跟阿嬤介紹剛剛去看得鼓,並又開始玩追逐肥皂泡泡的遊戲,回到蹦蹦跳跳的樣子。

透過親子間的分享,幫助認識並調節情緒

    當我陪伴姪子到廟宇逛一圈並說明後,當姪子有機會知道自己的害怕是怎麼來,理解自己剛剛被嚇到的經驗後,害怕的情緒就可以被自己看懂,侄子也開始用自己的語言說著剛剛的事情,以及跟自己其他經驗有關的點點滴滴。而害怕的情緒在訴說中漸漸的消失,且真正過去了。運用在親子關係裡,調節困難情緒最有用的方式就是分享,因為吐露心聲有助於重整思緒與反應,釐清自己的感受、想法甚至是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就能接受新的資訊與回饋,讓自己得到安慰與心情平靜。就像姪子從廟宇出來以後,還趕緊先去找阿嬤(主要照顧者)說著剛剛發生的一切,就是在修復調節自己的情緒。只是分享對孩子來說是困難的,尤其是幼兒,情緒很多時候是二分法,很需要先被大人標示出過程與為情緒命名,孩子在藉由被標示過後練習說出內在感受,再透過一次一次的訴說,來練習調適情緒。

情緒的渲染力

    在大腦與情緒有關的研究上發現,當把負向情緒壓抑下來,大腦的恐懼中樞杏仁核被活化,這時候往往心跳會加速,與壓力相關的化學物質會大量釋出;也發現,壓抑造成的緊張具有渲染力,當孩子感受到緊張/不安,父母會感受到緊張,也跟著緊張起來。在幼兒身上,也常出現,孩子有情緒自己說不出來,也不懂如何表達,往往透過哭、鬧行為與大人溝通自己的內在狀態。而哭、鬧行為往往是大人受不了的,常被大人否定、責罵。當孩子被大人責罵後,往往會選擇努力將自己負向情緒壓抑下來,壓抑久了就會大爆炸,惡性循環著。這時候,父母要先穩住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正在練習感受情緒,也在努力調解自己情緒,只是技巧笨拙,需要大人幫忙,當我們可以為孩子哭鬧情緒做這樣的命名,往往大人的情緒就會比較平靜下來,進而可以協助孩子調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