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介紹
生理回饋療法,是一套從「生理機制」的角度有效介入的治療方式。運用精密的電子儀器來偵測與壓力相關的生理數值,透過治療師立即回饋,並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幫助個案增進自我覺察能力,學習自律神經系統的調節,重建身-心連結,恢復身體的平衡機制。
進階督導課程將進一步培養治療師生理回饋治療實務能力。透過團體督導提案與專題討論等形式,支撐學員在實際接案的過程中,建構充足的生理回饋治療能力。
課程目標
初階基礎課程
- 了解生理回饋療法的基礎原理。
- 具有操作生理回饋儀技術與解讀數值能力。
- 進行身體心理綜合性評估,形成個人治療計劃與初步執行。
進階督導課程
- 瞭解治療階段與人格特質對生理回饋治療的影響。
- 特殊專題探討與精進---疾病的特殊性治療計畫。
- 熟練生理回饋治療師所需運用的談話、放鬆訓練技巧。
課程架構
初階P10基礎課程
P100前導先修、儀器訓練
P101生理回饋治療概論、儀器操作與生理心理評估
P102生理回饋實務演練

進階P201督導課程
P201專題討論與團體督導
課程內容簡介
P100
前導先修
課程內容
指定閱讀導讀、小組討論。
學員能力指標
具備基礎的生理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知識。
P100
儀器訓練
課程內容
生理回饋室設置、儀器介紹、簡單操作。
學員能力指標
生理回饋儀器操作演練。
P101
生理回饋治療概論
課程內容
1. 生理回饋治療定義與原理。
2. 生理回饋治療師的角色。
3. 生理回饋的應用與限制。
學員能力指標
1. 簡介生理回饋原理。
2. 清楚生理回饋的應用與限制。
P101
儀器操作與生理心理評估
課程內容
1. 生理回饋儀器操作與數值解讀。
2. 「生理心理評估」的原理、操作和案例解讀示範。
3. 個案概念化,形成治療計畫。
學員能力指標
1. 熟悉儀器操作並能清楚講解。
2. 具備生理回饋初談與生理心理評估的能力。
3. 形成初步治療計畫。
P102
生理回饋實務演練
課程內容
1. 生理回饋治療演練。
2. 團體督導。
學員能力指標
1. 初步解讀數值意義與個人身心狀態的關聯。
2. 了解生理回饋治療療程。
P201
專題討論與團體督導
課程內容
1. 專題討論—講師教授、學員共同討論。
2. 團體督導—學員提案、特殊性疾病治療計畫討論。
學員能力指標
1. 瞭解治療階段與人格特質對生理回饋治療的影響。
2. 特殊專題探討與精進---疾病的特殊性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