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薇如諮商心理師

什麼是團體

  近幾年在帶心智障礙孩子的兩性團體時會看到一些現象團體和課程的混淆也許是因為身為諮商心理師一直認為團體有著團體本身在心理治療領域存在的意義團體和課程可以達到的效果是不相同的因此如果兩性團體要稱之為團體就需要有嚴謹的規劃且需要對成員和需求有些許要求

  團體可以分為心理衛教團體諮商團體和心理治療團體但無論是哪一種團體都需要嚴謹的設計過程中包含團體是屬封閉或是開放性成員適合度的篩選成員參與的意願時間與頻率場地適合度等以及帶領團體的領導者的專業資格因為團體之所以有效最重要的不是團體的內容設計Yalom1995年的研究中提到團體當中比較沒有辦法穫益的成員可能會是以下幾種狀態:(1)沒有動機(2)腦部受傷過度自戀妄想狀態急性精神病極度憂鬱(3)高度阻抗參與和改變的成員包含了敵意被動攻擊仍然使用藥物和酒精重度智能障礙處理焦慮的技巧較差的這幾種狀態的成員也就是說動機高狀態穩定認知功能較佳的成員參與團體之後效果會是較佳的因為認知功能較佳投入團體程度高的成員可以在團體中瞭解其他成員的需求而給予回應而團體可以看作是社會互動的縮影因著在團體中安全的互動和表達可以練習人際技巧之外也可以得到較佳的回饋進而對團體外的互動產生些許信心

團體的信任感

  因此團體之所以有效和團體成員有相當大的關係換言之團體要有效果除了團體課程設計符合成員需求外更多的關鍵是團體的成員是否對團體產生信任感願意在團體中投入願意將自己的議題在團體中揭露和討論只有當成員在團體過程中投入越多團體可以對成員產生的效果才會是最有效的而課程指的是單一主題的知識給予可以人數很多的一起上課但是效果有限因為無法針對課程中的每個孩子去進行設計但是可以透過課程的授課課程結束後的觀察看見哪些孩子除了在課程之外還需要更多的協助

分享心智障礙孩子團體經驗

  但是這幾年在帶兩性團體的工作中慢慢發現似乎團體和課程在某些特教的領域中並不是那麼清楚地被區分也因為不是那麼清楚的區分似乎對團體就產生了些許的誤會或者說是擴大期待或是擴大其效果心智障礙孩子的團體和一般的團體不同需要在團體課程前先進行篩選篩選的過程也和一般成員的標準不相同

  心智障礙孩子大多都喜歡參與團體因為他們喜歡和人接觸但是雖然樂於和人接觸卻在表達上欠缺自信且較無空間表現因此在篩選成員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成員的智能狀態應以輕度智能不足的孩子為主團體才能夠發揮其效果且在團體進行中也可能會因成員的狀態和需求不同需要大幅度的調整當初預定的團體內容此這種狀態也常常發生因此當成員的差異性變大時或是智能狀態落差太大時團體的進行也會變得困難

  以筆者常帶領的心智障礙的兩性團體為例輕度智能不足的孩子所組成的團體雖然診斷相同但是對心智障礙的孩子來說是否在兩性關性中有具體經驗會比抽象經驗更可以進行討論想像或模擬的抽象經驗在團體進行中會較困難成為討論的主題因為對成員來說沒有發生過也就較困難想像和進行討論而這部分就是輕度智能不足的孩子和一般孩子最大的差異性非親眼所見就代表沒有發生』,但這是因為智能障礙的孩子在認知發展上停留在皮雅傑所說的具體運思期因此很多時候在團體課程的設計中實際操作性的活動比想像討論的效果還要來得更有效但是因為每位成員的生活經驗和背景不同在兩性關係情感上的經驗也不相同所以即使團體的目標是兩性關係自我保護但是針對每位成員的狀態目標可能也需要有彈性的進行調整因此雖然同樣都是智能障礙輕度的孩子如果沒有慎選參與團體的成員沒有考慮每個孩子的成長經驗或曾發生過的危機事件很可能在團體的帶領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挑戰

  因為以這樣成員組成的團體異質性已經算是高的了但如果此時在團體中放入兩個中度智能不足的孩子那就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將更拉大團體的異質性而中度智能不足的孩子往往在團體中表達和回應的速度是緩慢且需要給予時間等待但是輕度智能不足的孩子是無法有耐心等待在這樣的互動狀態中就會常常出現衝突或是產生忽略不被尊重的人際經驗也許在議題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特質上落差很大這些都必須是在帶領團體中需要考量的畢竟團體需要帶給成員正向的經驗如果透過團體的經驗讓成員經驗到負向的人際互動經驗那將會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