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黃怡禎 心理師/性諮商師

012

常常聽到有人說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中要有父親及母親的形象,這樣孩子才能知道男女性在生理、心理上的差異及特質。但首先我想先提出幾個思考:在每個家庭中,父母親是否都有很明顯的心理與特質差異?母親總是較為感性、脆弱,並且擔負照顧與滋養的角色嗎?而父親總是具備支撐一家大小,強壯、理性又堅強的形象嗎?

過去聽聞許多朋友分享他們的原生家庭,或自己的核心家庭組成時,經常會發現很多時候母親是堅強地支撐起整個家族的人,而非柔軟、脆弱、照顧而滋養的持家形象。許多母親一肩扛起所有家務,在家人或長輩生病時,還要擔負照顧的責任;也有許多母親獨自打理家中大小事,同時還要背負家庭經濟來源的重責。這些母親的身影帶有強大的勇敢、堅強與韌性,而非既定的性別想像所描繪的感性、脆弱、只提供滋養的形象而已。

相對來說,不管是我身邊或社會上,也開始出現男性擔負起子女主要照顧角色的故事,這些父親不只能為子女煮飯、洗衣、餵奶樣樣來,還能傾聽與同理孩子的感受,甚至請假或辭去工作,在家專心育嬰、帶小孩的也不在少數。這些父親也跳脫了過去我們對於男性與父親角色的想像。

也許你會說那是少數家庭的經驗,那我們把鏡頭移到國外,來看看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性別特質上的跨文化發現。米德曾到新幾內亞三個原始部落進行田野觀察,發現這三個部落在性別特質上皆迥異於西方社會傳統的男性堅強進取、女性溫柔敏感的框架。

這三個部落中,有個部落的男女個性都十分溫和,在他們的社會中,不管男女,體貼細膩都是受到讚揚的特質,暴力衝突則是被貶抑的特質,他們也認為男女間不存在天生的差異。另個部落則是男女都驍勇善戰,這部落的社會文化強調無論男女都要勇猛剛強,任何溫柔的情感與舉止都被認為是不適宜的。而另個部落則是由女人當家作主與工作生產,男人則需要費心打扮、取悅女性,以獲得女性親睞,以換得糧食供給。

藉由米德在新幾內亞三個原始部落所觀察到的性別與氣質,說明了我們所謂的陽剛、陰柔特質,不必然附屬在男生或是女生的生理性別身上,而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之下,會發展出完全不一樣的行為模式、價值觀。

藉由我們周圍的家庭展現與研究發現,男性不必然就只是剛強,女性不必然就只有溫柔,且男性與女性的性別與氣質並不只是受到父親與母親的形象影響,更多是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而發展出各種可能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同時,父親與母親的形象、性別氣質與角色分工也受到社會文化的期待與價值影響極深。

因此回到最初的提問,家中父母親的角色已不再是形塑子女性別特質的主要示範,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引導他們看見與思考社會文化如何形塑性別期待與性別差異,甚至透過自己的示範與展演,讓孩子看到更多性別特質的可能性,如此,他們也才更有機會能夠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性別特質,並尊重與自己不同的性別特質。


參考資料:宋踐、李茹(譯)(1995)。Margaret Meed 著。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臺北市: 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