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專欄

文/楊舒聿 諮商心理師

當媽之後,我總希望給孩子圓滿的生活經驗,減少恐懼與擔憂的經驗。然而,當爸媽的手再長,總有顧不到的時候。雖然說孩子總是在我們看不到的時候成長,那爸媽又可以做些什麼,幫助這些不預期的經驗,變成滋養的成長素材?以下,是我觀察到的一小段經驗,以及提供一些陪伴者可以思考的路徑。

  幼兒園中午吃完飯時,孩子最期待的戶外活動時間來了。大家好不容易在冷冷的天整裝好,也帶著水壺,興高采烈地走向附近的小公園。到了定點,放下厚重的外套,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把身體伸展開來,在空地上邁開腳步,肢體的伸展,帶動了情緒的流動。大傢伙開心地笑鬧,彷彿可以驅走些天空的陰鬱。

  忽然之間,孩子跑來說「有人的頭破掉了!」。我一望過去,老師抱著個孩子,壓住傷口說,「走!大家回學校!」當其他老師開始整隊,要大家拿好東西,準備回學校時,孩子們出現了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立刻抗議「為什麼!為什麼要回去?」;有的孩子這樣回應「對啊,才剛開始,為什麼要回去?」;有的孩子的反應是這樣「老師,我害怕,牽我。」

  回到學校後,有的老師緊急處理孩子的受傷,有的老師把大家集合。孩子們吱吱喳喳地再說剛剛發生的事情。老師把大家集合後,說的第一件事情是「剛剛,某某某受傷了,大家都很擔心,老師已經在幫忙照顧某某某,我們現在可以做的事情是幫他禱告。」而孩子們依然話說個不停。老師接著說:「來,我們來說說自己的經驗,有誰以前也受傷過?」有三四個孩子舉手,老師邀請一個孩子跟大家分享,說那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說傷口在哪裡?說那時候的自己害不害怕?說那時候要多久會復原?……
  
  在學校,老師會帶著孩子說說話,說著說著,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說著說著,把自己想到的事情說出來。回到家裡,孩子也會想要跟家人分享自己今天發生的事情。這時候,家人可以做的是幫助孩子把故事意義化,簡單的說,就是跟著孩子一起說故事。讓孩子把他「經驗到的」用邏輯化的語言說出來,幫助他理解自己的經驗。當一個人,有對自己更多理解時,他就越有自我掌控感;對自己越有掌控感,當危機或混亂事件發生時,就越能在安頓自我與面對外在事件中取得平衡。

  當孩子開始說故事的時候,因著每個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速度不同,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對小一點的孩子…
  發展速度慢一點的孩子,家人需要多一些等待。當孩子邊說,頭偏向另一個方向,或者眼睛看著他處,是他正在連結內在經驗與搜尋可用的語言。這時候,家長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看著孩子,多一點等待。
  當孩子說「誰誰誰,在玩的時候,頭破掉,大家就回學校了。」此時,可以猜猜孩子的情緒,如果是驚嚇,大人可以回應「啊,那時候,有沒有嚇一跳?老師有幫忙嗎?」用問句提醒孩子,周遭有資源可以協助。
  如果孩子還有害怕,家人可以抱抱孩子,輕輕拍著孩子,告訴孩子「今天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媽媽抱抱,保護你,你現在很安全。」

對大一些的孩子…
  對於更大一些的孩子,回家可能劈哩啪啦就說了一大串故事,大人可能根本搞不清楚狀況。這時候,可以幫忙孩子緩一下情緒,重新把故事的前因後果串起來。
「那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你們在做什麼?」(把人、事、時、地、物重新架構)
「你們在旁邊看了,大家怎麼樣?」(心情、想法、做了些什麼)
「如果是你受傷,你的感覺是什麼?」(幫孩子連結同理心)
「如果是你受傷,你希望大家怎麼幫你?陪你?」(幫孩子把內在能量重新導向)
  這過程,可以幫助孩子解除心裡的疑慮,也可以學習同理心、互相照顧。更重要的是,在心裡可以建築一個安全的堡壘,知道假若事情發生,可以如何自我照顧,如何尋求資源,培養「我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