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專欄

撰文者:陳姿曄 臨床心理師/性諮商師


昨晚,下班回到家洗澡,孩子打開浴室門,嘰哩呱啦說著,我同學#$%%^&*@#,門開著,五歲瑜說,「媽媽,阿嬤已經回家了,你可以不用關門了。」
  
這場景,似曾相似,瑜過去曾好奇我在哪些人面前可以自在的裸露身體。她一一唱名生活中的家人:爸爸,阿公,阿嬤,外公、外婆、大姑姑、小姑姑、阿姨、舅舅、表哥表姐、自己與妹妹。於是,她知道我裸露身體的界線。
  
我們在哪些情境下能自在的展現自己的身體嗎?裸露身體,帶給我們什麼感受?然而,自在展現身體在孩子身上卻是展露無疑。
  
我們家孩子在家中經常洗完澡,全身光溜溜跑出來,有時看到剛好坐在客廳的阿公,還會很開心的飛撲過去撒嬌。孩子面對自己的身體,在感到安全的空間下,原本是如此自在與放鬆的。而我目測阿公阿嬤目前對於孩子的裸露也是自在放鬆的。但幾年前,當然不是如此啊。像是「快穿衣服不然會感冒」、「沒穿衣服羞羞臉或不好看」等言語會滿天飛。
  
家中孩子的爸,也曾提出這樣的疑問,裸露會不會類似「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縱容孩子的錯誤行為,長大之後就會養成惡習,或更變本加厲。也就是長大了會不會也隨意裸露。
  
媽媽微弱的腦袋,嘗試從孩子與大人的需求層次的視角來看,離開對錯。裸露光溜溜的身體,是在安全的情境下,孩子對於自身身體的掌控與體驗,並不造成他人的損失或受害,是正常的發展。而我們真正的擔憂是孩子在其他情境也會如此,因此受到傷害,或被說很奇怪?不禮貌?可能因此被遣責的而受傷的情境。
  
我們為了保護孩子,而希望他不要有這類行為,禁止的同時,可能也讓孩子失去對身體的接納與自在,常覺得身體帶來的是麻煩與責罵。於是,漸漸的,身體對我們而言,是什麼意義?比較是免於被侵犯?被傷害?那原本的欲望呢?當想要免於不好的感覺,那好的感覺又何去何從呢?能不能有其他可能?照顧孩子的需求,也讓大人稍微安心些。(感覺好像繞口令啊)
  
那我們如何回應孩子的裸露呢,支撐孩子的發展需求,也安自己的心?
  
知識是力量,理解是善意
大人以知識安頓自己,裸露是孩子正常的發展過程,並不是我做不好。然而,也不是阿公阿嬤不好,是許多時候處在不理解,缺乏新知的能力,如同感冒發燒一樣,過去我們第一時間就覺得要立刻服用退燒藥,現在愈來愈多的訊息,讓我們知道如何觀察孩子的發燒,服藥對發燒的影響,讓我們透過知識緩解孩子發燒的焦慮。
阿公阿嬤擔憂孩子的健康,而會說沒穿衣服會感冒,承襲了集體文化的價值觀,說沒穿衣服羞羞臉,擔憂孩子行為是否也會類化到不適合的情境。穿透言語,看見背後,阿公阿嬤的善意是擔憂孫女受傷,那是一份愛。
  
支撐需求,溫和回應,理解彼此
理解了,我們不需花力氣防衛或攻擊,而是長出回應的能力。所以,在一開始,家中阿公阿嬤也會要求孩子速速穿好衣服,孩子可能會說「不要~」,而在一旁的我,可能會幫忙翻譯,說著,「這階段的孩子都是這樣啦,喜歡光溜溜的,想要感覺沒穿衣服是什麼感覺,他們會冷就會自己去穿衣服了。」以微量的速度,幫助他們對孩子的裸露減敏感。同時,我也會翻譯阿公阿嬤的善意給孩子,「阿公阿嬤擔心你們沒穿衣服會冷喔,才會一直叫你們穿衣服,如果會冷記得自己去拿衣服來穿喔。」
  
而孩子為何在阿公阿嬤面對也會裸露?因為對我家孩子來說,這是他們感到安心的情境。而其他情境,像是上一篇談的幼稚園健康檢查要掀衣服,倘若孩子感到怪怪的或不安,就表達不願意裸露。
  
我們與社會規範的距離

大人如何在孩子性發展中支撐孩子,並與社會規範之間,找到自己安適的位置,是重要的省思。
我們需要自評本身所處環境壓力與回應的能力。例如,你覺得要回應公婆說孩子的裸露是正常的,對於公婆的言語,你會感到有壓力,為了顧及關係,所以你照顧自己的需求。於是,你可以讓孩子知道,阿公阿嬤可能不習慣小孩不穿衣服在客廳活動,但在我們的房間是沒問題的。在房間,你可以支撐孩子發展,也可以讓自己感到安心,免於與公婆的人際應對。  

所以,關於裸露,原則是,大人至少可以創造一個安全自在的空間,讓孩子經驗身體自在的裸露,感受到對於自身身體的掌握。同時也讓孩子知道,在哪些情境下不宜裸露。

大人成為性教育的主人,建構性發展知識,理解自己認同的社會規範,與評估人際回應能力,才能在理解孩子與理解自己中,找到性教育的空間,逐步種下性教育的種子。


素材/日常性素材:孩子在家裸露是學齡前常見的行為樣貌。

鏡面/大人回應力:
支撐反應:學齡前的孩子,安全的裸露空間,是需要大人支撐與創造的。可能是洗澡時,可能是房間,可能是家中沒有客人時等。

反思反應:對於孩子在他人面前裸露自己的身體,有任何感受嗎?擔憂嗎?是否能透過知識及建構能力,安頓自己的心呢? 

人際反應:面對孩子裸露時,在社會規範的壓力及支撐孩子發展中,找到安適的位置,踩在這個位置上時,需要具備人際回應的能力與語言。 

萬花筒/共創關係力:面對身體,我們希望帶給孩子的是,身體是可以自在的,而大人可以創造一個經驗身體感受的空間,身體帶來的是美好的經驗,關係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