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分類: 兒童/親職性諮商專欄
點擊數: 2357

文/江欣怡諮商心理師

 

幼兒園的一個角落,老師在向孩子們介紹與說明著玩法與規則。在讓孩子各自解散前,事先預告了孩子們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如:「待會玩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你想玩的,別人也想玩或正在玩,這時候可以怎麼辦?」,孩子們想了想說:「問可不可以和他一起玩」、「在旁邊等他玩完再玩」等。一個孩子拿了自己十分有興趣的東西說:「可是我想要一直玩它一直玩它。」老師:「這是你的選擇。但如果你選擇了一直玩它,就也沒有機會可以玩到其他不一樣的東西。」

接著,孩子們開始玩自己的遊戲,對於自己也想玩的東西,知道可以詢問,也可以在一旁等待其他人。但遇上了想一直玩同一物品的孩子,卻也沒輒,再度向老師求援,而確實他也玩了許久。老師:「你可以選擇一直玩,但下次有可能你想玩某個東西的時候,別人也不願意讓你玩,你想要這樣嗎?」孩子聽了,決定把玩具讓給了其他排隊等候的同學,結束了這場玩具爭奪戰。

關於爭奪玩具這件事,總不斷地在幼小孩子與兄弟姐妹間發生,不曉得大家都如何處理?而我看到老師做了幾件事,覺得這個過程很美,想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1.事先預告孩子可能會發生的狀況,讓孩子可以有心理準備,並引導孩子事先思考,討論學習因應策略。   

很多時候,孩子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會用搶的,或以哭鬧方式來表達。有時只是反映了孩子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想要又得不到的挫折,又不知該如何處理與面對,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因應。然而,事先的說明與討論,幫孩子打了預防針,真正遇到時,情緒上已經有了些預備,同時也有事先討論的策略以供依循,知道可以如何處理,孩子也從中發展與學習因應這類狀況的人際能力。

2.當孩子表達想一直玩或佔有某個玩具時,沒有評價或指責孩子,而是反映孩子的選擇,同時也引導與幫助孩子看到選擇可能的後果,讓孩子自己決定與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會因此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儘管霸佔玩具的行為不見得是可以被認同與接受的,但想擁有玩具的心情卻可以被理解的。當我們無法清楚區分並做說明時,太快的斥責與評價,可能讓孩子經驗到的是我是不好的、不值得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被愛,而不見得會知道其實只是這個行為是不好的或有待調整。

有時孩子並不是這麼清楚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反應,而透過反映孩子的行為舉動(甚至是情緒),有助於協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及其行為所代表的意義甚至後果,其實也在幫忙訓練孩子的大腦。

3. 對於其他同學的抗議,並非強制命令孩子讓出玩具,是引導孩子換個立場換個角度思考,同時也訓練著孩子的同理心。而孩子的確也在自行思考後,決定將玩具讓出,而非出於受迫與非自願。

我們的文化裡,溫良恭儉讓常是教育的重要內涵,所以當有人一直霸佔某個東西而不願與人分享時,我們常會覺得這是自私、自我中心。當帶著這樣信念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會是想要制止、告訴孩子這是錯的、不好的。

然而,對孩子來說,因為喜歡某個東西,而想要擁有他或者一直擁有,倒也是可以理解的心情與本能。當我們出於焦慮而急著制止,或也可以一句命令解決這件事:「某某某,你玩十分鐘後,就要換人玩!」或「不可以這樣!要讓別人玩!」是最快解決事情的作法,但孩子因屈服於權威而妥協,也許心不甘情不願,也不見得明白箇中緣故。但若可藉此從中引導孩子思考,倒也不失為協助孩子培養同理心與發展人際能力的機會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