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薇如諮商心理師

身體的成長與成熟會間接影響到孩子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

  2011年自由時報報導以台中市為例據台中市家暴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統計20111月至7月性侵害通報案件有352其中292件被害人為非身心障礙者51件為疑似身心障礙者(尚未領有身障手冊仍在鑑定中或評估可能為身心障礙者)9件為身心障礙者(領有身障手冊)身心障礙者及疑似身心障礙者占被害人的17%

從上面新聞來看性侵害案件可說是與日見增而且在這些案件中有關身心障礙者的案件比例已經高達17%這麼高的案件比率讓我們不得不開始重視特殊兒的自我保護議題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的身體也隨著生理年齡開始產生變化當孩子邁入青春期時身體也會隨著賀爾蒙的分泌產生許多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對特殊的孩子來說由於語言和情緒表達障礙讓特殊的孩子在面對青春期的身體改變時有著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焦慮與不安所以處於這時期的特殊孩子他們所呈現出來的問題往往是多元且複雜導致更加難以掌控

身體的成長與成熟會間接影響到孩子的內心情感讓孩子在拓展親密關係身體接觸的渴望以及建立愛與溫暖等情感上抱持著一份熱烈的情懷對於戀愛的嚮往與內在情感的奔放導致孩子容易接受暗示性的挑逗與操弄若所遇非人除了自己傷心又傷身也連帶的傷害到週遭關心自己的家人與朋友若孩子因為身體界線的不清楚易導致與他人有不適當的身體接觸若孩子的人際互動不成熟與他人常有衝突與口角易導致孩子處於弱勢的人際關係

在實務工作經驗中筆者常看見孩子因為非常重視情愛而讓自己在兩性交往關係中處於弱勢的角色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真實想法而讓自己愛在心裡口難開因為對於情愛的低控制力導致自己不斷地重複挫折經驗因為礙於語言與情緒表達困難導致家長得不停地擔憂與操心

筆者根據近幾年來與特殊兒工作的經驗在此整理並分享一些筆者於工作中所看見特殊兒在自我保護議題上的工作心得在與心智障礙者工作的經驗裡我們可以發現心智障礙者的自我保護議題可以從症狀特質家庭文化與社會文化脈絡等多面向來進行討論

特殊教育領域

在特殊教育的領域中自我保護課的設計主題通常著重於性別角色的認識與認同認識身體的私密部位與有關於私密部位的碰觸原則如何預防與認識性騷擾與性侵害以及遇到危機時可以如何自我保護的學習與練習這些主題對於特殊兒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課題需要我們不斷地反覆教導特殊兒來學習與複習這些的課程然而對特殊的孩子們來說,「理解執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情境因此平日除了在幫特殊兒不斷地複習再複習的過程中就是需要不停地重複提醒特殊兒該注意的事項與小技巧在培養孩子平日的口號與習慣反應外更重要的是配合孩子的個人特質與身心發展階段進行教學效果才會比較顯著對一般邁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愛情渴望往往是擺在所有需求的前面神經內分泌學發現當愛情發生時大腦中會分泌三種化學物質多巴胺苯乙胺和後葉催產素3種化學物質會在戀愛中同時分泌導致心跳加速激情亢奮愉悅幸福感對於特殊的孩子而言雖有著智能語言與情緒功能上的缺乏但在生理層面上卻和一般的孩子一樣因此連一般孩子都難以抗拒情慾上的需求又怎能讓特殊兒與之對抗所以當我們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除了考量知識上的教學同時也需要考量到特殊兒的區別與需求例如大部分輕度智能不足的特殊兒我們在課程上多著墨於情緒的表達與處理鼓勵孩子在同儕的人際互動中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在生活中學習自我決定那將有助於孩子在課程中的學習在大多數的特殊兒被性侵與性騷的案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案例大多顯露出一種有關於權力位階的氛圍所以孩子必須學習去挑戰看似比自己有力量有地位的權威角色而且孩子需要學會認識與辨別情境中的危機因子好讓孩子在危險降臨時能夠做出最合適最安全的自我保護

家庭文化領域

在家庭文化方面特殊的孩子比起一般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他們用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專注在家庭生活與和家人的相處上因為這樣地生活型態自然而然地家庭文化對於特殊兒就擁有莫大的深刻影響所以了解特殊兒的家庭文化家人成員家庭生活與家族信仰對於我們在設計與教導特殊兒的自我保護課程是有關鍵性地影響在筆者的工作經驗中最常遇見到的狀況是特殊兒的家長平常在家時為了表達對孩子的愛通常會與孩子擁抱靠著擁抱表達彼此的愛然而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這樣的孩子到機構學習時遇到喜歡的老師或同學就會想要來個擁抱但就自我保護的概念來看這樣的互動是有其風險的對特殊兒而言早期的擁抱代表著孩子需要安全感但隨著孩子邁入青春期擁抱的感覺除了獲得安全感之外有時候也呈現出身體對親密需求的渴望如果在家庭關係中沒有教導孩子適宜的身體界線那麼孩子將很難有準確的界線來作為情境內外的區分風險也隨之升高因此了解孩子的家庭文化針對孩子的需求來進行課程教學加上內外一致的情境模擬與互動方式演練較容易培育出孩子在自我保護的意識感

社會文化領域

就社會文化方面筆者在自我保護的團體課程中發現到大多數的特殊兒通常都有一個共通地內在特質順從」。在現今台灣的教育體制中一般孩子的父母親通常希望孩子可以在成長過程中學習獨立自主並且發展成為一個有主見能自我負責並且擁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個體然而特殊兒的父母親在特殊兒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往往期待孩子是乖巧聽話服從權威且由權威保護的狀態以父母親的觀點來看孩子乖巧聽話順從性高照顧起來是較令人放心與省心的對父母親來說,「順從是一種優良的美德所以這些特殊兒在他們成長的歷程裡他們一直都被父母親嚴密地保護著在生活上的一切事項都由父母親幫他們下決定例如決定孩子的生活方式決定孩子就讀的學校決定孩子的餐飲內容決定在這些決定裡很少是由照顧者與特殊兒互相溝通決定的更不用說是由特殊兒自己做的決定事項一般照顧者所持的理由是平常我們幫孩子做的也不算少但是孩子的自我照顧依舊是亂糟糟的如果我們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那肯定會是一場災難

父母親總是擔心孩子因認知功能薄弱而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也擔心孩子因善良耿直的性格容易被心懷不軌的人士捉弄或欺騙所以通常這些父母會一致認為孩子在大人的監督保護下是最恰當的但是在這種環境的保護下讓孩子失去培育出自主與說勇氣的機會同時也在薄弱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沒有了反抗的勇氣,「順從的特質會讓孩子在危機中總是扮演受害的一方但是挑戰權威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孩子遇到的危機種類中大多數的危機類型都是一種權威的變相展示對於權威所帶來的危機就算經過反覆演練和提醒的孩子權威危機的威脅下依舊不容易做到正確地自我保護更何況大部分的孩子在沒有習得相關的教導與訓練下除了順從與妥協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作為了

在需求中展現出適當的人際互動方式培養自我負責的能力

因此如何教導孩子們在需求中展現出適當的人際互動方式與人際互動的成熟度往往也代表著孩子們是否能承擔親密關係所帶來的性關係與自我負責的能力協助孩子們對人際互動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將有助於孩子們在關係上的成長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陪伴孩子學習了解人我之間的界限釐清自己的價值觀點在安全的狀態下讓孩子可以有自我選擇的機會進而感受到自己的選擇是有力量將能協助孩子發展出自信與自我保護的能力如果孩子長期都處在被保護與被照顧的位子在這樣的情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順從性很高但在面對危險情境時他們第一時間都是選擇的都是屈服而非自我保護不容易激發出對抗的力量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於某些狀況試著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權除了能增加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培養孩子主動保護自己的能力當然這樣的陪伴過程需要親子們長時間的一起努力但這將會使親子關係變得更緊密並且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