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專欄

bn10

文/劉民仰 諮商心理師、荷光性諮商培訓學員
文章督導/ 李竹薇 心理師、性諮商師

跨性別者是多元性別中的少數,要有機會可以遇見或認識他們,真的是不容易的事,因此發現這本書對我來說是非常驚喜的,尤其這本書的內容出自真實故事,故事中還有大量細膩的心理歷程和情感層面的描寫,讓我有機會像是觀看他們的日常生活般如此貼近的認識,真的非常難得可貴。
  
本書從主角的出生、孩童時期出現隱微的徵兆、跨性別特質開始鮮明、歷經總總掙扎和痛苦,到最終能認同自己,甚至為一樣處境卻仍隱身在角落的跨性別同伴們現身,以及主角家人從對跨性別的一無所知、擔心憂愁、出現既想忽略卻又情感深刻,又或是一路的積極相挺,無論是主角還是家人這一路的艱辛,如果沒有這本書如此貼近的描寫,我們可能對跨性別者永遠只是大腦認知上的知道,而無法有心理層面上的理解。這樣一本珍貴的書,我覺得無論是大人、青少年、社會大眾還是助人工作者,都很值得閱讀。而這除了是能對跨性別有所認識之外,更期待大家對跨性別有同理的了解。
  
「跨性別者」是指其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不一致者,或是更概括性的說法:只要一個人的性別認同或性別表現與他的生理性別中大眾普遍認定的意涵有所不同者,都包含在其中。而大眾認可的「順性別者」,是指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的認同為一致者。一般稱「跨性別男」或「女跨男」,是指一個人出生後被確定生理性別是女生,但他的心理性別認同是男生,也以男生的姿態過生活,而「跨性別女」或「男跨女」則反之亦然。
  
跨性別者在面對自我認同的議題時,常常感覺到生理和心靈相反、衝突的現象,這種不一致導致折磨人的身體疏離感,幾乎時時刻刻都感覺到真實的自我被否定。人內在若是懷著一個巨大的秘密,必蘊含夾雜了劇烈的痛楚,這也是大部分跨性別者的內心寫照。
  
在日常生活中,跨性別者時常面臨挑戰,例如:順性別者出門逛街時,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鞋子、飾品,無論是顏色、款式等;而跨性別者,則可能陷入了天人交戰,他們礙於生理性別或一般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的世俗眼光規範,拿起違背自己心意的選項,而壓抑了那些屬於自己心理性別,可以讓他們展現真實的自我風格和自我意象的衣著打扮,得耗費心力和金錢去維持一個「應然」的樣子,而無法呈現「實然」的樣貌。
  
這種艱困的心理困境,我覺得書中這段話提供了很好的詮釋:「跨性別者的困擾是他們清楚知道自己是誰,但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裡,所以被他人以和自己的認同性別完全相反的方式對待,所謂失能並非來自他們自身的困惑,而是被迫感覺像是個怪胎或性別錯位者。」
  
再以使用廁所為例,順性別者理所當然地依照男女性別標示進去使用,而對跨性別者來說,這卻是一個沉重的壓力。像是跨性別女,走進女廁可能會引起慌亂,甚至被構上騷擾,但要他們去男廁,像是擺明了要他們壓抑自己、甚至是說在那片刻他們是自我否認的,這其中的掙扎和痛苦可非三言兩語即可說明完畢的。
  
這棘手的困境,也反映在近幾年國外、臺灣都熱烈的討論「性別友善廁所」的議題。現實中,多元性別族群在使用廁所時,時常礙於生理性別或一般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的世俗眼光規範,而遇到困難甚至遭到刁難,這讓他們不知道該上哪間廁所或是憋、忍而傷害身體。有鑑於此,許多國家紛紛在校園、公共場所設置「性別友善廁所」,期望打破性別二元性,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如廁。然而,也有人認為,性別友善廁所會強化標籤化的效應,對有些不願出櫃或尚未準備出櫃的多元性別族群來說,可能因廁所的選擇被迫強制出櫃。為此,現今已經有許多地方設有中性廁所,僅配置一間廁所內有不同便器供所有人使用,沒有性別限制。事實上,無論是何種說法或觀點,都顯示了對於多元性別族群,我們還有更多需要認識與了解,所謂的尊重與接納,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最後引用書中一段做結:「唯一能真正確立性別的測驗,就是真實的生命經驗,也就是我們每天所過的生活。能夠判定一個人性別最好的裁決者,絕對不是什麼墮落且充滿問題的測驗,而是存在我們內心裡—我們的心靈。」我真心地期盼未來人們見到彼此時,看到的不是所謂的性別,而是一個人的本質,肉身只是靈魂的載體,而肉身之內靈魂,才是每個人最真實的模樣。
  
期望人類的世界最終有一天能走向有性無別,唯以心靈為依歸的世界。 


「變身妮可」的圖片搜尋結果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
Becoming Nicol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American Family
 
作者: 愛彌.埃利絲.諾特 Amy Ellis Nutt
譯者: 葉佳怡
出版日期:2017年4月25日